匠人轶事 | 半路出家、“打孔”成性,三年里便和大牌合作
非科班出身,3年里,他便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HAN pure handmade以及皮具工作室,做了大约300件作品,与大品牌比如朗格、海瑞温斯合作设计过皮具。
这个人就是韩杰,一个“半路出家”的手工皮具匠人,韩杰踏入过建筑设计行业,供职过艺术时尚杂志,现如今全职做起了手工皮具。
△ 韩杰和他的工作室
自从接触到手工皮具,他便将“制作皮具”作为一个兴趣爱好。“我很宅,不爱去外面玩,不爱打游戏,可以24小时窝在工作室的那种,但是脑子却一刻也停不下来。”
△周日军人帆布包(定制款)
一路学习,一路成长,现在的韩杰算是半个行家,朋友评价他的缝线比机器还直,而且他本身也是一个“完美主义者”和“强迫症患者”,有一点点不满意就要重新来过,可韩杰总说:“我不是手作匠人。”
△韩杰使用的线绳
在他看来,只有那种拥有足够的阅历、足够的经验,能够用手艺很好地阐述一件物品的人,才称得上匠人。“像我们这种,最多就是学徒,工作者,一个摸索的人。”
△Bee-bee工作牌卡套(定制款)
他用皮革制作了钱夹、包袋、钥匙扣等等。然而“打孔”是他的标志性元素,也是他皮具与普通皮具设计不同的地方,有趣多彩的颜色搭配也是他喜欢玩的设计游戏。
这种自然而然的设计力,与他过往在平面设计中积累的经验,以及对前沿设计的大量摄入是分不开的。而这个创意的“皮革打孔”设计,缘起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。
△ 《红眼航班》原作,孤品
起因是韩杰去机场接恋人的夜班机,深更半夜的那种航班,似乎特别容易延误。“我就坐在机场等,看了整夜的电子屏,电子屏显示的信息上也是一点一点的,很有意思,我就拍了张照,自己重新设计了一下。”回家,立刻找合适的皮革,做设计修改,连夜一针一针打孔。完成后的作品,效果出人意料,很快就被一家咖啡馆作为装饰收购了。
然后一系列的作品都出来了。
△26个字母表(白昼版/黑夜版)
△火眼金睛的视力表
一个喜欢探索的人,当让不会止步不前。从去年开始,韩杰就不再做二维的装饰画了,研究起了三维版。工作室里放着他最新系列Portrait里的两幅作品:《大卫》和《维纳斯》。
△一张有点不一样的大卫像
其实,手工艺到最后,比的并不仅仅是谁的手艺更精湛,而是谁的手艺里浸润的情感和思想更丰富。
韩杰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名为“Memory”的皮绳吊坠,上面刻印着小小的一行字: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。把诗句刻在渐变色的吊坠上,把回忆藏进句点里。这样的设计,很诗意了。
△为你读诗的吊坠
把中国风融合进皮革设计里,也是韩杰的小创意。“我们小时候爱玩成语接龙,每个人都在米字格里习字,”就是这样一个小念头,韩杰把方块字和成语做成了Idiom成语装饰画。传统竖排阅读、手工勾缝格子,生活化的四字,自有一派东方的逍遥自在。
△“粗茶淡饭”皮革装饰画
如今,韩杰越来越适应这样一种规律的手工艺人生活。早起早睡,在工作室呆满8小时,花2-3天制作一副作品,从没想过要成为艺术家,只想别人看到他的作品后,发自内心地说一句:你的作品很美。
△Ling围裙
他说,做手工皮革就像人生一样,手要细,但心要大,一切就会好的。